立即下载
【脱贫攻坚排头兵】王家岭村:强化战斗堡垒 引领脱贫攻坚
2019-10-22 11:12:14 字号:

  

                                     王家岭村产业园

  沅陵新闻网讯 位于沅陵县中部、兰溪中下游的凉水井镇王家岭村, 2016年由原来的王家岭村和窝溪村合并而成,面积18平方公里,现辖20个村民小组,719户2533人,是“十三·五”国家级贫困村,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90户288人。

  近年来,王家岭村以脱贫攻坚为统领,把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实施“党支部+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运作模式,探索出一条以党建引领、产业发展带动百姓致富的脱贫之路。

                                    建强三个支部 筑牢战斗堡垒

  村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在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中,坚持班子围绕脱贫建、产业围绕脱贫转,把基层支部建设成为引领脱贫攻坚的坚强战斗堡垒,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使党员真正成为群众致富的“领头羊”、产业发展的“排头兵”,努力做到“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党员聚在产业链上,群众富在产业链上”。

  建强村支部。利用村支“两委”换届契机,推行“好人治村、能人强村”战略,及时调优配强支部班子,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日益突显。在日常工作开展中,坚持民主集中原则,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四议两公开”、组织生活会等党内基本制度,保证了村支部的正常运行和工作的顺利推进。

  建强产业支部。2012年,按照全县“活力型”两新党组织的创建要求,将合作社成员中的10名党员与产业发展进行有效结合,成立了凉水井镇王家岭养鸡专业合作社党支部。合作社积极发挥支部的示范引领和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着眼产业发展、凝聚党员意志、促进产业发展,实现了村支部与产业链支部的无缝连接和有机整合,积极发挥合作社支部的创新引领作用。

  建强联合支部。按照“四支队伍集村部,干群同心攻脱贫”的要求,由后盾单位负责人、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干部、村支“两委”等组建联合支部,且由联合党支部书记牵头组织开展入户走访、问题排查、集中化解、问题清零等工作。自成立以来,联合党支部打破组织界限,凝聚党员共识,集聚党员力量,充分发挥支部党员的攻坚冲刺作用,使联合支部成为脱贫攻坚的核心力量。

  

                                      实现三大创新 助推脱贫攻坚

  王家岭村立足村情,着眼发展,创新方式方法,以脱贫攻坚为统领,助推产业发展,助推集体经济,助推区域发展,努力实现共同富裕。

  创新业态,着力发展规模产业。采取“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在村域发展蔬菜和蛋鸡种养一体化产业,完成5亩高标准温控育苗大棚、5亩综合服务区、15亩果蔬观光基地、200亩连体钢结构塑料大棚、300亩简易单体大棚项目建设;建成10万羽蛋鸡全自动饲养示范基地,育雏42天的现代化鸡苗育雏中心4栋,恒温鸡舍126栋。

  创新模式,积极壮大集体经济。王家岭“种养一体化产业园”,2017年结对帮扶贫困户356人,人均分红480元,共计170880元;2018年除已结对的356人以外,新增帮扶对象525人,实现分红275880元。产业园区与下属12个合作社互助合作,在王家岭村、百合村、六都坪村等12个村建立生产基地,入社贫困户1152人,2018年实现分红126720元。12个基地所在村以土地入股、资金入股等形式,村集体创收共计70余万元,其中王家岭村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16万元。

  创新载体,连村抱团攻坚。为破解产业发展的地域限制,王家岭村大力推行“党建引领、连村联创、抱团攻坚、共同富裕”党建扶贫模式,将刘家坝村、王家岭村、百合村、凉水井村、云丛洞村5个相邻村整体推进,实行资源共用、技术共享、合作共赢、抱团发展,努力打造“五村同创,五美共建”发展新格局,实现了资源的有效共享和充分利用。通过党建引领,党员带动,共有47名党员参与,种植瓜果蔬菜3000余亩,养殖蛋鸡120万羽,年经营收达8000余万元,带动6587名群众实现脱贫致富。

  

                                    搭建“三个平台” 助力村民致富

  该村坚持把各类资源向贫困户精准倾斜,让他们发展有路、服务有方。

  搭建互助资金筹措平台。巧借沅陵金融改革试点县的契机,于2014年11月成立了农民创业资金互助部,通过上级贴息贷款、社员自筹、贫困户金融扶贫贷款、合作社部分盈利等资方式,为合作社累计投放互助金900万元,有效地解决了社员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

  搭建为民服务中介平台。按照“民办、民营、民受益”章程规则,以服务社员共同利益为宗旨,组建凉水井义务消防队,组织社员参与环卫保洁,参加社会救助活动,组织农技培训、农机服务、农资服务、资金互助、建设网站发布农产品信息等,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为“美丽乡村、幸福家园”建设出资出力。

  搭建产业扶贫盈利平台。通过镇政府、合作社党支部、村委会三方监督,由扶贫办项目资金50 万元量化到贫困户34 户120 人,再由贫困户自筹资金15万元,创建了王家岭5 万羽现代化鸡舍。在这一精准扶贫平台里,贫困户一人一本股金证,一人一个银行帐户。项目专帐定期公开公布,实行保底年红利12%作为基数。剩余部分二次返利,按贫困户、村集体、企业三股分配,企业的1/3作为风险准备金。这样不仅保证了贫困户的利益,盘活了村集体经济,又将企业的风险降到了最小化,真正做到企业、村集体、贫困户三方盈利,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编辑:redcloud

作者:本网综合

来源:沅陵新闻网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