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强基层组织是开展好扶贫工作的有力保证
村民代表与扶贫工作队、村支两委共商村建大计
闲时,跳起广场舞的村民成为新农村一道靓丽风景
村文化活动中心,几位老人在下棋
沅陵新闻网讯 12月15日上午10时,冉冉晨雾渐散,晖晖暖阳普照官庄镇界亭驿村。
“这是全村的一件大事,喜事,要办得圆满成功。”在界亭驿村村部一楼学习室,村支部书记向曾国对20余名村代表作动员。有何大事?喜事?记者带着好奇走进会场探究竟。原来,该村春节前将举办一台自编自演的联欢晚会,在这偏远山村尚属首次,确为全村的大事和喜事。
“丰富的文化生活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标志之一。”向曾国介绍,在扶贫政策下,村民渐渐富起来了,精神文化生活得跟上,以前村民猫冬打麻将,现在闲冬学学农技知识,跳跳广场舞,唱唱卡拉OK,既增长本领,又健康时尚。“刚开始,村民参与的积极性并不高,以为是作秀,后来村干部带头学,带头致富,大家就慢慢融入进来了。”正在组织彩排节目的村主任张晓峰发表感慨。
界亭驿距官庄镇约8公里,位置偏远,发展滞后,全村贫困户101户,贫困人口409人。县扶贫工作队进驻之初,在调研中发现,村民组织观念淡薄,集体意识冷漠,自扫门前雪、自耕三分地的现象普遍。再观村组织建设,例会不经常,工作不深入,遇问题高高挂起,逢难题绕道而行,村组织的作用发挥不明显,村干部在群众心中的存在感不强。
打铁还需自身硬。“建强村支两委,是保证扶贫工作在贫困村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的组织基础。”扶贫工作队从帮扶该村组织建设入手,决心打开突破口。一方面,加强村支两委领导班子和党员队伍建设,对原来较为涣散的村级党组织进行整顿,并采用定期学习培训的方式,组织干部和党员学政策、学科技、学法律。另一方面,选拔一批素质高、作风实、思维活的年轻人充实到党组织中来,对全村62名党员建立联系卡,要求他们为村建建言献策,支持他们回村创业,带领群众脱贫致富。与此同时,他们注重发挥村组织自身作用,不过分束缚,不过度施压,鼓励自抓自建,自创自强。
剂剂猛药治顽症。通过采取系列举措,村组织的凝聚力、影响力显著增强,村干部的战斗力、号召力快速提升,为全村百姓树立了风向标,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打下了坚实基础。
村组织建强了,好政策来临了,谁来当全村脱贫致富的“领头雁”?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村干部责无旁贷。村书记向曾国邀请向辉等几位有实干精神的年轻人,在全村带头养鸡、养牛,搞水果种植,仅用一年时间就形成了较大规模。村主任张晓峰发扬退伍军人的实干精神,养鸡养鸭,种经济作物,收入可观…………
村干部的带头作用辐射全村村民,大家纷纷挽起袖子加入决战贫困、实干致富的行列中来。家乡火热创业的消息不胫而走,飘入广、深、沪等处务工的青年人耳中。在广东办厂的村民杜时云主动咨询向曾国有关家乡的投资政策,知悉村里的创业良机后,他毅然回村。在村支两委的帮助下,杜时云和该村35名农户集资创办了“金溪农场”。该农场按照生态种植、采摘体验、休闲观光兼农副产品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发展思路,目前已经完成了葡萄、杨梅、桃子、猕猴桃等数十种水果的苗木栽植,面积达数百亩,不仅使抛荒的田地重新得到耕种,而且在全村掀起了开荒种植的热潮。可以预见,到了明夏,界亭驿的瓜果飘香,必将引来四方游客采摘游园,为村民致富打开一扇新窗。
向曾国带领村民脱贫致富、邀请有志青年回村成功创业的消息,经他创建的“最美家乡——界亭驿村”微信群发布后,引起248位家乡群友的热议,杜时云、向辉也成为村民学习的榜样。今年,杜时云、向辉积极向党靠拢,双双成为了党组织的新鲜血液。目前,在县乡两级工作队的帮扶下和村支两委的带领下,界亭驿村已有75户、295人脱贫致富。
如今的界亭驿村,发生的变化随处可见。举目望去,一条条干净整洁的马路环抱村庄,一栋新修的村支部大楼坐落山脚,一项项工程建设繁忙正酣,还有那一望无际的田园果树,满山遍野的牛羊成群,着实让人感觉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焕发出来的勃勃生机。
扶贫工作人员、村干部到农户家了解产业发展情况
回村创业青年杜时云(左二)为扶贫工作人员、村干部面授果苗技术
编辑:redcloud
作者:瞿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