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产业信用协会为我们农民贷款松了绑,仅3 天时间,我申请的20 万元贷款就到手了。”10 月11日,沅陵县马底驿乡牧马溪村农民向宗青告诉笔者,他今年搞茶叶开发碰上资金难题,于是以自己的茶园作抵押,通过乡产业信用协会平台向当地农商行申请到入会缴纳的信用保证金8 倍金额的生产贷款。
沅陵县是全国农村金融改革试验区,承担着发展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试验任务。该县在探索建立融资担保体系过程中,创建了产业信用协会为载体的互助性融资担保基金,有效破解了农业融资与担保难题。据介绍,产业信用协会的组建由乡镇政府组织发起,由产业基础牢固、有较高创业热情的产业大户牵头向有关部门申请登记、注册成立。产业信用协会成立后,通过采用会员制吸收镇域范围内的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以及种养大户自愿参加。协会会员入会需缴纳一定信用保证金,县财政为每家信用协会配套20 万元风险基金一并存入当地农商行,实行专款专户专存。农商行则按照5 至10 倍对产业信用协会进行授信,协会会员凭借授信后的产业信用协会平台,可以贷到生产所需款项。
“这种模式最大的好处就是拓宽了抵押物范围,解决了农村担保难题。”沅陵县金改办主任周德怡介绍说,产业信用协会模式契合农村“熟人社会”特殊的信用机制和经济形态,将农村的“死资产”变成了“活资本”。信用协会会员将其名下的房屋、山林、田地、果园、茶园、养殖场等资产作为反担保物提供给产业信用协会,并利用双方都认可的“土办法”评估资产价值,签订反担保协议,然后由协会向银行出具担保函即可放款。一旦协会某一会员贷款发生违约风险,由协会中从事同类产业、又愿扩大生产规模的一个或几个会员接管或收购抵押物,从而有效地解决了担保物处置难、变现难的问题,实现了农村物权与融资的有效结合。
产业信用协会模式让农民贷款变得更简单,贷款额度更大,有力促进了农业产业的生产经营规模扩大。对此,筲箕湾镇产业信用协会会员覃明友感触最深。他在五里山村开办砖瓦厂、养殖山鸡,在加入协会前,好说歹说,仅能从农商行获批2.7 万元贷款,加入协会后贷款立刻达到27.3万元,据此,他将产业规模进一步加大,仅山鸡养殖一项就达到了11000只,工厂综合效益直线提升30%左右,不仅自己增创了收益,还吸纳本村贫困农户到工厂、养殖场上班,解决了部分贫困农户的就业问题。
据统计, 自2015 年8 月以来,沅陵县已在7 个乡镇成立了产业信用协会,拥有会员400 多人,归集信用保证金240 万元,获年度银行授信额度1680 万元,目前已为会员担保获得贷款713 万元,支持他们发展茶叶、油茶、药村、香茹、蔬菜、养鸡、养猪等产业。
(李青松)
刊登于2016年10月17日怀化日报头版头条、10月18日湖南日报市州版头条、10月18日人民网
编辑:redcloud
作者:李青松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