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日新月异的沅陵县城,你会为她的整洁靓丽而惊叹;移步于花红草绿的沅陵县农村公路管理站,你会为她恬静淡雅而赞叹。其实,在沅陵县农村公路管理站,更让人折服的是该站近年来以“创和谐新局面、登发展新台阶、上服务新水平、树交通新形象”为目标,深入开展文明创建活动,全面推动农村公路管理事业所取得的骄人成绩。1997年—1999年,该站连续3年荣获湖南省县乡公路养护质量评比第一名。1998年—2010年该站连续12年荣获怀化市县乡公路综合目标管理评比第一名;2001年该站被怀化市委、市政府授予“优秀事业单位法人”称号;2008年抗冰救灾工作中,该站站长、支部书记张新红被怀化市委、市政府授予“二等功”。2009年,该站被怀化市委、市政府授予“文明单位”称号。
围绕创建抓发展 公路建设驶入“快车道”
沅陵地处湖南西北部,系怀化市唯一不通铁路的山区大县。2004年全县52个乡镇仅17个乡镇通水泥(沥青)路,664个村中仅234个村通简易公路。2006年来,沅陵县委、县政府把实施通达工程、通畅工程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来抓,每年实施通达工程300公里,通畅工程400公里。沅陵县农村公路管理站立足文明创建,主动服务县委、县政府工作大局,毅然挑起实施通达、通畅工程组织管理重担,采取每个项目乡镇安排1—2名技术人员,负责规划设计、技术指导。在签订《工程施工合同》同时,主动签订工程建设项目《廉政合同》和《安全合同》,积极为建设资金设立专户储存、实行专帐管理,确保资金安全、高效使用。大力协助乡镇和村民筹措缺口资金,发动群众投工投劳。成立质量监督组,加强工程质量监督。工程验收严格实行“倒签字”制度,每项工程验收报告必须先经村支两委、技术人员、工程监理签字,然后由分管副站长、站长签字才能生效。2006年—2010年,该站完成县乡公路改造600公里,通乡公路100%实现水泥路或沥青路;新建通村公路939公里,614个村实现了通达,通达率达 95.3%;实施通村公路水泥硬化1520.3公里,487个村实现了公路通畅,通畅率达到 75.6%,初步形成了对外大开放、对内大循环的交通网络格局。
围绕创建抓管养 公路养护实现“全覆盖”
公路事业三分建,七分养。沅陵农村公路现有县道10条371.63公里、乡道63条946.764公里、专用公路7.626公里、村道1881.609公里,条条公路就像一条条彩带,遍布沅陵县广袤农村,构成群众出行的交通命脉。
农村公路养护资金,除了省补助资金外,主要依靠地方政府配套。沅陵县农村公路养护资金每年缺口达200万元以上。为破解资金紧缺难题,维护公路养护队伍稳定。该站紧扣文明创建,坚持以公路养护为主业,以工程创收副业促进公路养护主业,实现了公路养护“全覆盖”。成立公司,参与竞争。成立通达公路工程有限公司,组建一支30多人的专业队伍,直接参与交通和社会工程建设招投标,将技术、机械、管理等优势资源推向市场;发挥自身技术优势和机械装备优势,主攻道路、桥梁、码头工程建设,重点承建技术含量高、机械化要求高的项目。 几年来,公司高质量、高标准地完成了一个又一个工程建设项目,每年创收100万元以上,有效弥补了养护经费不足。深化改革,激发活力。在推进以副促养的同时,该站积极深化养护体制改革,通过实行大道班制。把原先4个养护工区、48个道班撤并成8个大道班,打破管理人员和一线工人界线,实行岗位绩效与工资待遇挂钩,精简人员、降低成本;实行分类养护。实行县道由公路管理站负责养护,乡道、村道采取承包养护方式,承包给沿线懂养护的村民养护,解决道班人力不够问题,降低公路养护成本;实行机械化管理。近几年来,该站千方百计筹措资金180万元,先后添置了装载机、开凿挖掘机和压路机等机械设备10多台,提高了道路养护机械化水平,激发了公路养护活力。2009年6月,怀化市公路养护机械化现场会在沅陵召开,重点推介了该站公路养护先进经验。
围绕创建抓路政 公路管理步入“规范化”
路政管理是公路畅通的重要保证,是公路人展示形象的重要窗口。近年来,该站以文明创建为抓手,组织路政人员深入学习《公路法》等法律法规知识和路政规章制度,提高依法办事能力。定期组织路政人员进行心得交流与热点难点问题讨论,充分调动路政人员依法办事自觉性。强化“以人为本,文明执法”理念,加强路政执法人员作风建设,全面提高路政人员整体素质。2011年,该站组织路政人员清除堆放物料271起,处理临时建房(搭棚设摊)13起,查处损坏公路案件3起,无一起案件引起行政诉讼。为提升文明执法形象,科学治理农村公路超载超限,今年来该站主动投入5万多元购置了流动式、便携式治超设备。
沅陵县农村公路面广线长,路政人员劳动强度大。为维护公路路产路权、确保公路畅通,路政管理人员爱岗敬业,无私奉献。2011年6月,沅陵连降暴雨,农村公路大部分都被阻断,路政人员全体出动,积极配合养护人员上路,确保了全县农村公路在短时间内抢通。保畅通必须保安全。为此,该站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安全生产制度、防汛抢险预案,明确了专门分管领导。配备了安全员、桥梁养护定期巡查员。坚持每月对公路养护和工程施工的安全生产隐患进行自查自改。健全各项制度和预案,重大节日期间和汛期、冬季期间,坚持领导带班值班制。各渡口码头均设置了醒目的公路渡口、限速、限载等标志。
围绕创建倡和谐 队伍建设迸发“新活力”
群雁高飞头雁领,严格管理出精兵。沅陵县农村公路管理站现有在职干部职工103人,担负着全县 3200多公里农村公路管养和蒙福、太常2个汽车渡口渡运管理任务,系怀化市公路养护里程最长、工作任务最重的县站。近年来,该站结合文明创建突出“以人为本”,干部职工队伍建设迸发“新活力”。
抓班子,带队伍。把领导班子廉政建设摆在首位,始终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原则,重大事项集体决策,重大开支集体决定。所有工程项目均实行了招投标,未发生一起违纪案件。抓制度,管队伍。先后制订完善了劳动、路政、财务、安全、渡运、机械等10项管理制度和25条岗位职责,使每项工作做到有章可循、职责明确。强化以制度管人,以制度管事,该站还推行了岗位目标考核评价机制。抓培训,强队伍。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等形式,先后多次邀请专家到站里授课,并先后投入20多万元,选送职工到省城培训学习。目前,全站获得大专以上学历的共有57人,31人拥有专业技术职称,仅中级职称就有9人。抓作风,治队伍。坚持以“政治好、学习好、勤政好、廉洁好”作为干部职工队伍建设标准,深入开展 “创先争优”、“反腐倡廉警示教育”等活动,加强干部职工思想作风建设,增强干部职工责任意识、创新意识,激励全站上下学先进、争先进、赶先进。
2008年1-2月,沅陵县遭遇百年不遇的冰雪灾害,该站负责管养的2条省道、10条县道交通全面受阻。全站干部职工全力投身抗冰救灾,以最快的速度、最短的时间,保障了全县所有省县乡主干道全部畅通。2010年7月12日,沅陵普降特大暴雨,县乡公路全部中断。该站迅速组织17支抢修分队,站长、支部书记张新红,处处模范带头,被工人们亲切地称之为“张师傅”。
东风劲催,马蹄声急。在县委“跨过一百亿,再创新辉煌”的号角声中,沅陵县农村公路管理站以文明创建促公路事业发展的车轮,正伴着一路茸茸绿草、灼灼红花,向着更加壮美的前程疾驰。
(作品发表12月5日怀化日报1版)
编辑:redcloud
作者:史明华 李道武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