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怀化日报]春风化雨润民心
2010-11-08 13:25:05 字号:

  当你踏上沅陵那片充满生机的热土,信步于回旋着沅水号子的龙州广场,抑或是走在有着历史记忆的胜利公园等时,你会为她的整洁尔雅和悠远文明而惊叹,而当你移步于沅陵司法局草绿花红、清香朴鼻的庭院时,你会为她恬淡静雅的环境而称赞!其实,在沅陵县司法局,更让人折服的是他们所取得的骄人业绩,仅近几年来,该局就取得了诸如“全省司法行政工作先进单位”、“全省化解矛盾纠纷先进单位”等荣誉20多项。

  沅陵是一个有着65万人口,25个民族杂居,且版图面积为湖南省最大的一个国家级贫困县。在长期的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因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矛盾问题自然也有着许多不同程度的积淀,但沅陵县司法局却能将这些“积淀”化解于“爆发”的前端,为沅陵的经济社会发展营造出了一个和谐健康发展的良好局面。他们的制胜法宝是什么呢?“践行司法为民”就是他们作出的铿锵答案!

  以人为本 优化管理活队伍

  “打铁还需自身硬”。要把司法为民真正落到实处,提高司法服务水平,打造一支素质过硬、作风端正的司法行政队伍尤为重要。近几年来,沅陵县司法局把队伍建设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确立了“以人为本、制度管人、强化学习、优化服务”等系列干部队伍管理原则。先后建立和完善了十几项管理制度。在业务和理论素质养成方面,该局制定了严格的学习制度,规定每月3日和23日为集中学习日,由全局干部职工轮流上台进行宣讲,或谈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或谈理论与实践如何相结合的经验等等,通过这种集中学习,不仅使干部职工在学习交流中得到了较快成长,而且也使得该局广大干部职工在工作中自觉对照工作岗位的实际要求查问题、找差距并分析原因,以找到解决矛盾问题的方向。与此同时,该局为使学习不流于形式,每年还要进行两次以上的理论和实践考试,并将考试结果向全县政法战线通报,在这种制度的积极推动下,该局彻底扭转了过去干部素质参差不齐的状况,全系统还涌现出了“全国标兵人民调解员”、“全省优秀司法所长”等一大批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官庄司法所所长张春林1997年从部队退伍后,走上了业务性和政策性较强的司法行政工作岗位,作为一个司法工作的门外汉,硬是一点一点的啃理论、学法律、抓实践,最终成为现在的一名出色的基层业务骨干。

  众所周知,以人管人的最大缺陷是常常会因一个“情”字而造成管而不严的松散局面。为提高办事效率和振作干部职工精神风貌,从2003年开始,沅陵司法局即走上制度化管理轨道,该局要求全体干部职工上下班必须到办公室签到,政工室每周最少进行三次以上的不定时查岗,同时还要求干部职工上班时间不能串岗聊天和做其他与业务学习无关的事,对上下班代为签字的,一经查实则两人同等处罚,该局并将此与年底福利和评先评优挂钩。这种对事不对人的做法,很快就产生了良好的效应,该局干部职工自觉形成了良好的上、下班习惯,迟到早退现象完全杜绝。作为局长的向明光身先示范,身体力行,在任局长的几年里,每年出的

  都是满勤,妻子女儿抱怨他也太顾单位了,家就只象个旅馆似的,但他只是一笑了之。

  作为司法工作者,要想以法服人,首先要自律身正。多年来,该局以“重敲警示钟,高筑防范墙”、“规范执法行为,端正行业作风”、“加强制度建设、坚持廉政勤政、促进科学发展”为主题,通过正反两个方面的典型案例,从理想信念、权利观、党纪国法的“三项”教育入手,与潜移默化的品德教育相结合,引导全局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自觉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筑牢思想防线。此外,该局在抓好党风廉政责任制贯彻落实的同时,还加强对领导干部纪律作风等情况的监督检查,以监督检查促责任制落实。并对上班时间上网炒股、玩游戏、聊天的顽疾进行了集中整顿,聘请了3名社会监督员,对司法行政系统的党风廉政建设进行外部监督,通过这一系列的办法措施,几 年以来,该局没有出现一例违法违纪行为,无一例经济案件和刑事案件,无重大安全事故和责任事故,无聚众赌博,无计划外生育等违法违纪现象,也无矛盾上交。

  “要让马儿跑得给马儿草”,凝心才能聚力。充满亲和力的集体自然能激发出干部职工的工作活力。鉴于此,该局始终心牵干部职工人情冷暖,着力在日常生活、福利待遇、政治前途等方面,想干部职工想之所想,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干部职工的后顾之忧。2005年2月,获悉司法所干部曾祥伟两肾坏死,急需换肾,该局即组织全系统为曾祥伟捐款;该局年轻干部张贻华,从司法学校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后,因老婆没有工作,常心牵两头,局领导知情后,即联系县内一家企业,为其老婆找到了一个就业岗位,使张贻华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在用人管理方面,该局打破“论资排辈”、“任人为亲”的做法,坚持有为才有位的原则,只要德才兼备,不论年龄大小、资历深浅,就会有一个合理的“位置”,仅近几年来,该局就已推荐提拔12名副科以上的干部,其中6人还走了实职岗位。张华卿原来是普通干部,在平日工作中,局党组发现他有一定的工作能力,于是提升他为法制宣传股股长。张华卿上任后,发挥他的特长,将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2009年,张华卿被评为全县“十佳爱岗敬业党员标兵”,2010年7月解决了副科待遇。

  真心换诚心,诚心换效率。几年间,该局凝聚力空前高涨,工作成效大幅提升,涌现出一大批先进个人。其中,受国家级表彰1人次,受省级表彰8人次,受到市级表彰32人次。

  苦心创业 筑牢安居乐业巢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安居方能乐业。熟悉沅陵县司法局的人都知道,2003年以前司法局是何等的“落魄”——局机关庭院没有一株象样的树,没有一丛象样的花,办公场所没有一张象样的桌子、凳子,有的办公室一打开窗子玻璃就连着窗棂一起掉下来…………恶劣的办公环境和捉襟见肘的办公条件一度使司法行政工作陷入了困境,干部职工人心涣散,想得了办法的跳槽走人,无门无路的就癞蛤蟆垫墒墩死打死挨,做天和尚撞天钟。这样的状况怎能开展好工作!2003

  年新一届局领导班子毅然决然地作出了“哪怕讨米下锅也要改善办公条件”的决定。

  思路决定出路。面对建设资金没着落的实际情况。该局不等不靠,决心通过“上争下筹”的方式来化解资金难题。为了争取建设资金,该局主要领导多次奔赴省市有关部门,最终历尽千辛万苦、说尽千言万语,在省市司法系统和省直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共争取到资金100余万元,使建设资金困难得到基本解决。为早日建起办公楼,该局领导在跑上争取资金的同时,还见缝插针地穿梭于县直有关部门之间,辛苦的付出得到了县委、政府领导和县直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使得工程立项、设计和审批一路绿灯。在工程建设中,该局领导和干部职工们都自觉把工地当作了自己的家,只要有那么一点儿空余时间,大家就会自发来到工地一起拆除旧食堂和旧围墙等,仅此一项就节约工程资金2万余元。

  为把办公楼建设成“阳光工程”和“争气工程”,该局始终以质量为本,做到兢兢业业做事,明明白白花钱。2005年元月,局机关办公楼竣工后被评为优良工程,在办公楼竣工典礼上,省司法厅和市、县领导对该局的工作给予了很高评价。如今,走进沅陵县司法局,顿觉耳目一新:芳草如茵,绿树掩映,鸟语花香,景色宜人。人民调解、法律援助、“三调联动”等所有的办公室都是窗明几净…………

  县局机关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改善后,该局又将工作的重心移向基层所的建设上。该局领导在走遍全县23个基层司法所,并进行了详细调研后,从2005年开始,局领导又通过多方努力,争取到利用国债资金修建23所司法所独立办公楼的建设计划,目前,该县司法所办公用房建筑总面积1449平方米、建设速度和工作效果不仅在怀化市领先,而且也走在了全省的前列。司法部、省司法厅的领导对此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和充分肯定。与此同时,该局还争取到了23台摩托车和大批电脑等办公设备,使基层司法所的办公条件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改善,为基层司法行政工作的正常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创新服务 司法丹心系于民

  让“大事化小,小事化无”一直是沅陵县司法局的工作要求。多年来,该局为营造一个和谐的社会环境,减少人民群众不必要的损失,着力与时俱进、创新思路,探索出了一条“以人民调解为着力点,将预测工作走在预防前,预防工作走在调解前”的工作路子。该局始终坚持根据季节、时间、地域等情况,对不同类型的矛盾纠纷进行分析预测,在重要时期和政治敏感期着重开展矛盾纠纷集中重点排查活动,并指导乡镇、社区村开展经常性的矛盾纠纷排查工作。同时该局还积极主动参与到群体性矛盾、群体性上访纠纷的调解工作中,并坚持重大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纠纷报告制及信息预警制。全县各级调解组织也紧紧围绕全县社会热点、难点及新时期涌现出来的新矛盾、新问题,按照“调防结合,以防为主”的工作方针,经常性地开展重点排查和治理。

  同时,该局还坚持调解优先原则,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工作在维护社会稳定中的第一道防线作用。以规范调解程序、提高调解质量为立足点,依法调解和以德调解相结合,形成了人民调解与司法调解、行政调解三位一体的“三调联动”良性互动机制。为切实将矛盾问题化解在基层化解于萌芽状态,该局还积极参与信访、治安、交通事故、医患、消费维权、劳动仲裁等纠纷联动调解工作。各乡镇司法所也积极介入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的排查调解工作,及时了解和掌握各种矛盾纠纷信息,对排查出来的不稳定因素,特别是对重点人、重点事、重点村(居)社区,进行梳理汇总,并在县政法委纠纷隐患排查例会上及时汇报,同时提出预防和解决矛盾的可行性办法,从而使司法所及调解组织的指导及调处职能作用得到最有效的发挥。

  2003年沅陵县高滩水力发电厂因建厂房需要,租借该县明溪口镇高砌头村老码头组和桥湾组74个农户的147亩农田。厂房建成后电厂本想及时将田退还给所租借农户,但是由于施工后农田土质变薄,灌溉受到严重影响而无法耕作,74户村民拒绝接受电厂退还的农田。此后,老百姓多次到电厂和明溪口镇政府上访,但是由于多种原因,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2010年4月以来,由县党政主要领导牵头,在县司法部门的努力下,与综治、国土、水利、移民等部门一同再对这起矛盾纠纷进行专门调处。截止9月13日,在多方的努力下,厂方与农户终于达成一致协议:先按原来的底册对农田进行丈量划分到农户,再由电厂对每亩农田按1000元的标准补偿3年。

  据不完全统计,仅今年来,沅陵县各级人民调解组织共排查调处各类矛盾纠纷1630起,调处成功1575起,成功率98%;防止群体性上访11起;制止群众性械斗1起;防止民转刑5起。

  法律援助是司法行政系统为民办实事的又一项重要工作,也是司法为民最直接的体现。在具体的日常工作中,该局始终将“法律援助为民办实事”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多年来,该局紧密联系全县实际,坚持以法律援助中心为阵地,依托乡镇司法所设立的援助工作站,向基层群众宣传法律援助制度、解答法律问题和受理法援案件;在社区、行政村设立法律援助联络点;制作、发放“法律援助便民卡”;坚持以“文明、热情、优质、高效”为准则积极办理法律援助案件,维护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2009年12月邵阳某建筑公司驻沅部民工张某在公司承建的一工程实施作业时,不慎从高处摔下造成髋部骨折。公司在首次缴纳2000元住院医药费用后,便再未支付任何钱款。其后家属多次找到公司进行协商未果。6月28日,无助的张某家属紧急申请法律援助。县法律援助中心受理后立即开启“绿色通道”,简化受理审批程序,实行手续“先援后补”,指派援助律师与用工单位展开调解协商,最终成功争取到赔偿金2万元,得到伤者家属一致肯定。

  该局还针对法援中心公职律师少、工作任务重的实际,坚持从法援工作的实际出发,牢固树立一盘棋的思想,积极整合办案力量,采取法援中心与其他法律服务部门相结合,专业力量与辅助力量相结合的办法,从而使法援工作办案力量不足的突出问题得到有效地解决,并形成了一个中心、多个部门相互配合、全方位辐射的工作格局。

  多年来,该局还本着为弱势群体维权,为受援群众服务宗旨,在全县开通了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全力引导法律服务机构和从业人员开展为农民工义务法律咨询活动,采取代书、诉讼指引、非诉讼调解等服务方式,积极引导他们通过合法途径解决合理诉求;全力引导法律服务人员全面做好涉及农民工的诉讼、非诉讼、仲裁等案件代理工作,积极倡导和推进以调解协商方式化解矛盾纠纷;全力引导法律服务人员主动介入重大事件的处理,尤其在信访、群体性和突发性讨薪事件的处理,积极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援助,协助做好维稳息诉工作。据统计,近两年来,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270余件,县司法局今年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50件,提供法律咨询3700人次,为受援群众挽回经济损失400万元,为弱势群众减免费用15万余元,得到了受援群众一致好评。

编辑:redcloud

作者:史明华 孙家友 唐方聪

来源: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